申请免费空间

  在线书库 在线视频 用户中心 音乐电台 付费方式 会员投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所有文章 > 养猪技术 > 疾病防治 > 详细内容
猪细菌性消化系统疾病
发布时间:2009/6/9  阅读次数:842  字体大小: 【】 【】【

章金钢 宋秀龙


(解放军农牧大学兽医学院,长春 130062)

1 猪痢疾

  猪痢疾(Swine dysentory)是由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引起的猪特有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临诊以消瘦、腹泻、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为特征,又称血痢、黑痢、粘液出血性下痢等。病理学特征为卡他性、出血性、纤维素性或坏死性盲肠与结肠炎。它与称为螺旋体结肠炎或螺旋体腹泻的另一种疾病不同,后者为一种温和型结肠炎,从中分离到的螺旋体不是猪痢疾蜜螺旋体。1921年由美国首先报道,现已遍布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不少地区有发生本病的报道。本病一旦侵入猪群,不易根除,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当高,生长率大大降低,饲料消耗成倍增加,经济损失严重。
1.1 病原特征 猪痢疾蛇形螺旋体(Seipulma hyodysenteriae,S.hyo)属于螺旋体科蜜螺旋体属。长6~8.5μm,宽0.32~0.38μm,多为4~6个疏螺弯曲,两端尖锐,形如双翼状,可通过0.45~0.65μm孔径的滤膜。新鲜病料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游蛇状运动。电镜下可见细胞壁与外膜之间有7~9条轴丝,从每端伸入,靠近细胞中部重叠。革兰氏染色阴性,苯胺染料或姬姆萨液着色良好,但组织切片以镀银染色更好。严格厌氧,对培养基要求较严格,以胰酶消化酪蛋白豆胨血液琼脂(TSA)或胰酶酪蛋白胨汤(TSB)培养较好。纯培养物也可用普遍鲜血琼脂培养,把培养皿放入套氧罐内,以钯为催化剂,使罐内气体H2和CO2之比为80∶20,在37℃~42℃培养6天。本菌可产生溶血素,在鲜血琼脂上可见明显的β型溶血,溶血区内不见菌落,有时可见云雾状表面生长或针尖大透明菌落。菌体含有蛋白质抗原和脂多糖抗原,前者是种特异性抗原。基于琼脂糖凝胶双向免疫扩散试验(AGDP)检查表面脂多糖(LPS)的抗原特性,可将本菌分为4个血清型。对外界环境有较强抵抗力。在粪便中5℃存活61天,25℃7天。对一般消毒药敏感,普通浓度的过氧乙酸、来苏儿和氢氧化钠均能迅速将其杀死。
1.2 诊断要点
1.2.1 流行特点 不同年龄、品种和猪均易感,以7~12周龄的幼猪发生最多,哺乳仔猪发病较少。不感染其它动物。发病季节不明显,四季均有发生,但4、5月和9、10月份发病较多。流行缓慢,持续期长,同舍内的猪逐渐出现症状。断奶后的猪发病率约为75%,病死率5%~25%。
1.2.2 临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7~8日,长的可达2~3个月。猪群起初暴发本病时,常呈急性,后逐渐缓和转为亚急性和慢性。最常见的症状是不同程度的腹泻。
  最急性型:见于流行初期,死亡率很高。个别突然死亡,无症状,多数病例表现废食,剧烈下痢,粪便开始时呈黄灰色软便,迅速转为水样,夹有粘液、血液或血块,最后粪便中混杂脱落的粘膜或纤维素渗出物形成的碎片,气味腥臭。病猪肛门松弛,排便失禁,弓腰缩腹,眼球下陷,高度脱水,寒颤,抽搐而死,病程12~24h。
  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中期。病初排稀便,继而粪便带有大量半透明的粘液而呈胶冻状,夹杂血液或血凝块及褐色脱落粘膜组织碎片。同时表现为食欲减退,腹痛并迅速消瘦。有的死亡,有的转为慢性。病程7~10日。
  亚急性和慢性:多见于流行的中、后期。下痢时轻时重,反复发生。下痢时粪便中常常有血液和粘液。食欲正常或稍减退,进行性消瘦,生长迟滞。呈恶病质状态。少数康复猪经一定时间复发,甚至多次复发。亚急性病程为2~3周,慢性为4周以上。
1.2.3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局限于大肠。最急性和急性病例表现为卡他性出血性大肠炎,病变肠段肿胀,粘膜充血、出血,肠腔内充满粘液和血液,呈酱色或巧克力色。病程稍长病例,出现坏死性炎症,粘膜表面可见点状坏死和黄色或灰色伪膜,呈麸皮样,刮去伪膜可露出浅的糜烂面,肠内容物混有大量粘液和坏死组织碎片,血液相对较少。大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胀、充血。小肠和小肠系膜及其它脏器无明显病变。
1.2.4 实验室诊断 取病猪新鲜粪便,最好是带血丝的粘液少许或大肠粘膜直接涂片,以草酸胺结晶紫、姬姆萨氏或复红染色液染色镜检,如每个高倍视野有2~3个缓慢呈蛇形运动的较大螺旋体,即可初步确诊。对于急性后期、慢性及用药后的病例,需进行分离培养,病料10倍连续稀释,每一稀释度取0.05ml划线接种,然后厌氧培养。此外,也可用10~12周龄猪做肠结扎试验,或用家兔作回肠结扎试验,根据结扎肠段的特征性变化来确定。免疫荧光试验是检测S.hyo的传统方法。DNA探针技术对于诊断S.hyo既灵敏又特异。多点酶电泳(MEE)和限制性核酸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是鉴定S.hyo基因型、确立与其它肠道螺旋体之间亲缘关系的有效手段。
  血清学诊断有凝集试验、免疫荧光试验、间接溶血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常用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猪群检疫。
1.3 防制要点 本病预防无有效菌苗,须采用综合防制措施。
  禁止从疫区引进猪,外地引进猪须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
  在无本病的地区或猪场,一旦发现本病,最好全群淘汰,对猪场彻底清扫和消毒,并空圈2~3个月,粪便用1%NaOH消毒,猪舍用1%来苏儿消毒。若不能立即做到全群淘汰,应用凝集试验或其它方法进行检疫,对感染猪群实行药物治疗,无病猪群实行药物预防,经常消毒,严格控制本病的传播。美国家畜保健协会1978年对药物净化猪痢疾的建议标准为:停药后观察3~9个月,在此期间不得用任何预防性抗菌药物,应不出现1头猪痢疾病猪,观察期过后,75%以上的试验猪,经肛拭作S.hyo分离培养应全部阴性。
  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容易复发。常用药物有:(1)痢菌净5mg/kg体重内服或0.5%痢菌净2~5mg/kg体重肌注,每日2次。连续3日为一疗程;(2)0.025%二甲硝咪唑水溶液饮用5天或20mg/kg体重肌注,预防量为100g/t饲料;(3)呋喃唑酮治疗量为300g/t饲料,连用14天,预防量为100g/t饲料;(4)庆大霉素按2000u/kg体重肌注,1日2次,连用5日后应用预防药物。

2 猪大肠杆菌病

  猪大肠杆菌病(Colibacillosis in pig)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引起的猪的肠道传染病。根据发病日龄和病原菌血清型的差异,猪大肠杆菌病可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3种。这里仅介绍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
2.1 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Yellow scour of newborn piglet)是出生后几小时到1周龄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以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以及迅速脱水死亡为特征。又名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本病是引起新生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2.1.1 病原特征 引起仔猪黄痢的大肠杆菌血清型常见的有O8∶K87,K99ac,O60∶K88,O138∶K81,O139∶K82,O141∶K85,O149∶K88ac,O157∶K88ac,O125∶K99,O147∶K89,K88ac。产生肠毒素,大部分菌株能在含绵羊红细胞的鲜血琼脂上形成β-溶血。
2.1.2 诊断要点
2.1.2.1 流行特点 本病在全国各地的猪场都有发生,但疾病严重程度各不相同。是集约化猪场的主要肠道疾病之一。新发病的猪场,发病率往往与胎次无关。但在多年发病猪场,该病主要发生于头胎仔猪,也有部分母猪连续数胎仔猪都发生本病,但一般情况下接连二三窝仔猪发病以后,以下各窝可能逐渐停止。母猪年龄愈大,其仔猪的发病率愈低。发病季节多集中于产仔旺季。本病发生后1周以内的仔猪,以1~3日龄最为常见,随日龄增大而渐减,至7日龄以上很少发生。同窝仔猪中发病率高,常在90%以上,病死率高。不同窝间发病率差异很大。
2.1.2.2 临诊症状 潜伏短期的在生后12h内发病,一般为1~3日。仔猪出生时体况正常,12h后,一窝仔猪中突然有1~2头表现全身衰弱,很快死亡,其它仔猪相继发生腹泻,粪便呈黄色酱状,含有凝乳块,迅速消瘦,脱水,昏迷而死。
2.1.2.3 病理变化 病死猪皮肤干燥,严重脱水。肠系膜高度充血扩张,肠系淋巴结轻度肿大。胃显著膨胀,充满酸臭的凝乳块。胃壁粘膜水肿,表现有多量粘液覆盖,胃底腺及粘膜潮红,部分病例有出血斑。小肠中十二指肠膨胀,肠壁变薄,粘膜和浆膜充血、水肿,肠腔内充满腥臭的黄色内容物,空肠和回肠的粘膜病变程度稍轻,但发酵积气显著。大肠变化轻微。组织学变化为胃和小肠的急性卡他性炎。胃粘膜上皮脱落,固有层水肿、充血,固有层细胞以变质性变化为主,炎性细胞反应不明显。胃腺破坏严重,或仅残留一些腺上皮细胞;或虽保留腺管结构,但腺上皮细胞已从基底膜上脱落,或腺管上皮发生空泡变性和液化坏死,整个腺管变成一段网状的纤维素样结构物。小肠粘膜上皮完全脱落,绒毛坦露,固有层明显水肿、充血,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绒毛中的淋巴管扩张,粘膜层肠腺萎缩,数量脱减,结构彻底破坏,仅留下一细胞团块或空泡状结构物,严重者肠上皮完全破坏消失,肠壁变得极薄,呈现萎缩性肠炎,有些病例肠腺液化坏死,变成网状的纤维素样结构物。粘膜下层与固有层常融合,之间无明显分界。
2.1.2.4 实验室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分离病原,并作血清型鉴定。若分离株具有粘着素K抗原和能产生肠毒素,即可确诊。肠毒素的测定方法很多,主要用10日龄仔猪进行肠段结扎试验。用乳鼠试验测定STa,用猪肠袢结扎法检测STb,用Vero细胞毒性试验检测LT。用于检测肠毒素基因的基因探针,敏感性和准确性高。纤毛抗原的检查主要用玻片凝集试验、免疫荧光试验和ELISA法。
2.1.3 防制要点 不从病猪场引进种猪。改善母猪的饲料质量和搭配,产房保持清洁干燥,注意消毒,接产时用0.1%高锰酸钾液擦试乳头和乳房,使新生猪尽早吃上初乳。
  应用疫苗接种母猪,是预防新生仔猪大肠杆菌腹泻的最佳选择。OSCK等比较了8种不同大肠杆菌菌苗的免疫效果,均能改善仔猪的健康状况,或减少粪便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率,含有K88、K99987P纤毛和LT肠毒素B亚单位的灭活苗效果最好。国内已研制了K88ac-LTB双价基因工程菌苗,MM-32工程菌苗,新生猪腹泻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菌苗,仔猪大肠杆菌腹泻K88、K99987P三价灭活菌苗,还有一些进口菌苗,可供选用。
  对新生仔猪吃初乳前喂服微生态生物制剂如非致病性大肠杆菌Ny-10、促菌生、调痢生、乳康生等,也有预防效果。
  治疗时应全窝给药。最好先作细菌分离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两种药物同时使用,防止产生耐药菌性。在有本病的猪群中,也可进行药物预防,仔猪出生后马上用抗菌药物口服或注射,连续数天,但不可与动物微生态制剂同时应用。
2.2 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White scour of piglet)是10~30日龄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排出灰白色粘稠稀粪为特征。发病率高(约50%),而病死率低。
2.2.1 病原特征 引起本病的大肠杆菌血清型,O8∶K88常见,某些地区K99较多。普遍发生于世界各国,常引起大批仔猪生长发育不良或死亡。我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地发生,对养猪业的发展影响严重。
2.2.2 诊断要点
2.2.2.1 流行特点 本病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10~20日龄较多见,也较严重,1月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生。1窝仔猪中发病常有先后,此愈彼发,拖延10余天才停止。有的仔猪窝发病多,有的仔猪窝发病较少或不发病,症状也轻重不一。本病的发生与各种应激因素有关,如气候反常,母猪饲料突然更换,过于浓厚或配合不当,母猪奶量过多、过少或奶脂过高等。
2.2.2.2 临诊症状 病猪突然发生腹泻,排出白色或黄色酱状、糊状粪便、味腥臭。体温和食欲无明显变化。病猪逐渐消瘦,发育迟缓,拱背,行动迟缓,皮毛粗糙无光,病程3~7日,多数自行康复。
2.2.2.3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在胃和小肠前部。胃粘膜充血、出血、水肿,表现覆盖粘液。肠壁变薄,灰白半透明,肠粘膜易剥落,肠内空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水肿,滤泡肿胀。组织变化为:肠绒毛高度水肿,上皮细胞水肿似杯状细胞样,固有层血管扩张、充血。
2.2.2.4 实验室诊断 采集小肠内容物作细菌分离培养,然后用血清学方法鉴定大肠杆菌血清型,如常见的病原性大肠杆菌血清型相一致,即可确诊。
2.2.3 防制措施 加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合理地调配饲料,饲料品种不要突然改变,保持母猪泌乳平衡。改善猪舍和环境卫生。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猪舍地面保持平整、清洁,随时清除污水和粪尿,每周消毒一次。注意通风、保暖。仔猪实行提早喂料,饲料应营养全面,加强运动,补充饮水,可在仔猪运动场内放置少许炒熟谷粒和清洁泥土,让仔猪嚼食,以促进消化机能发育。防止缺铁性贫血,2~6日龄仔猪肌注5%右旋糖酐2ml,或母猪加喂抗贫血药,如硫酸亚铁250mg,硫酸铜10mg,亚砷酸1mg,每天1次。以多价致病性大肠杆菌苗免疫母猪,使仔猪获得被动保护。1周龄以内的仔猪,可用福尔马林灭活大肠杆菌自家苗免疫;21日龄内的仔猪可口服免疫血清。动物微生态制剂如促菌生、调痢生、乳康生等有一定的预防效果。本病发生时,应把发病仔猪连同母猪一起隔离饲养,并对仔猪进行治疗,可使用腾骏“百利安”灌服,效果确切。
2.3 猪水肿病 猪水肿病(Edema disease of pig)是仔猪断奶前后由某些特定血清型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撅,后躯麻痹,叫声嘶哑,剖检胃底和结肠系膜水肿为特征。本病呈地方性散发性流行,发病率不但高、致死率也高。在我国东南沿海省份较为常见,内地也有不少报道。
2.3.1 病原特征 病原为溶血性大肠杆菌,常见血清型为O139∶K82(B),O138∶K81(B),O141∶K85(B)。
2.3.2 诊断要点
2.3.2.1 流行特点 多见于断奶不久的仔猪,育肥猪和10日龄以内乳猪少见,肥胖猪最易发病,症状最严重。呈地方流行性,一般只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同一群中发病率10%~35%,病死率可达90%。春秋季节变化时多发。
2.3.2.2 临诊症状 急性发作时突然死亡。一般病程初期表现为精神萎顿,食欲降低,肌肉震颤,四肢无力,步态虚滑。病程中期表现为共济失调,惊撅,对外来刺激十分敏感,触之惊叫,声音嘶哑,大多惊串,由于运动失调而倒地,四肢乱动。后期反应迟钝,后驱麻痹,常卧地不起,眼睑水肿,有的逐渐蔓延至颜面,颈部、头部“发胖”。呼吸困难,皮肤发紫。病程为2~5天,大多转归死亡。
2.3.2.3 病理变化 眼睑和头部皮下水肿。胃大弯和贲门部粘膜严重水肿,切开呈胶冻样,有黄色液体流出。结肠系膜有广泛性的胶冻样水肿。胸腔和腹腔积液。全身淋巴结尤其是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呈樱桃红色外观。
2.3.2.4 实验室诊断 根据发病猪的日龄、特征性的临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但应与贫血性水肿和缺硒性水肿鉴别。确诊需分离病原菌,鉴定其血清型,通过小白鼠致死试验,兔肠结扎实验证实其致病力。
2.3.3 防制要点 改善饲养环境,保持猪舍卫生、干燥、通风,控制舍内气温,防止气候突变对猪群造成影响,不要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养方法,防止饲料单一。
  对仔猪可实行早期补料,1周内限制饲料摄入量,仔猪饲料营养成分中减少蛋白质含量,增加纤维素和维生素含量,补加亚硒酸钠-维生素E粉和抗菌素药物。治疗原则为抗菌、利尿、消肿、抗休克和解毒。一般用口服抗菌药物辅以盐类泻剂的方法,抑制和消除肠道内细菌及其毒素。静脉注射葡萄糖、甘露醇、大剂量碳酸氢钠,口服利尿素等方法对减轻症状有一定作用。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养猪娱乐圈  版权所有  www.zhue.zw78.com © 2009-2010
地址:中国江西南昌  电子邮箱:chenfuchao@126.com  QQ:522295877  技术支持: 中网在线               关于本站 | 产品中心申请连接广告计划 | 联系我们 | 网站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