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
养猪大国,但主要以农户散养为主,规模化
养殖水平不高。2008年,据农业部有关部门统计,全国规模化养殖比重较上年提高约7~8个百分点,首次超过50%以上。
规模化养殖突破50%,对此,有人心存乐观,认为规模化是解决养殖业大起大落的关键。事实果真如此吗?2008年下半年至今,中国的猪肉价格几乎是一路下跌,跌幅达30%,有的地区跌幅甚至超过40%。仅北京新发地市场5月中旬信息显示,毛猪的收购价平均为9.6元/每公斤左右,当地
生产成本的平衡点却在11.25元-12元/每公斤。可以讲,几乎是全行业处于亏损。中国
生猪产业正面临困境。
很显然,规模化程度高了,也并未能抑制生产动荡。河北滦南的一个养殖户来信讲:“去年上半年,每头生猪还净赚七八百元钱。现在每斤不足5元的收购价,一头200斤重的猪才卖960多元,但各种养殖成本就要近1200元。去年我卖了20多头,今年一头
仔猪也没买。”有人责怪养殖户赚钱就一哄而上,不嫌钱就抽身而退,生产焉能不动荡?其实,这怨不得人家养殖户,赚钱养,不赚钱当然就不养,这很正常。
有人言之,我们的规模化程度还不够高,应尽快“消灭”散养户,发展规模化养殖,才能保证生产平稳发展。对此,专家认为,受地域特点和养殖习惯等条件限制,散养短时期内难以改变,我们不能指望发展规模化养殖解决所有问题。更何况,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虽提高了生产水平,但也会导致周边环境恶化等问题。因此,当前只能是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养殖,而不能盲目地搞超大规模集中养殖。
据农业部统计,2007年全国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专业户和商品
猪场共224.4万家,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只有1800多个。可见,我国的规模化养殖基数为50头,这是以单一家庭为单元所能承受的规模化生产,远非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生产,这样的规模还不足以靠自身的实力有效地抵御市场风险。
近阶段,个体养殖户处在信息不对称的地位,靠自身还抵御不了风险,那么,各级政府何不从现实入手,尽快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市场信息发布,引导养殖户调控规模,地方政府在发展养殖业上千万不要少了促,多了“放”。农业发展离不开政策引导,养殖户生产需要政府的扶持,发展初期时盼望政府出手相助,遇到难处时,更希望政府尽早出手扶一把。像滦南这样的养殖户有相当的代表性,如不加以保护和引导,让他们丧失了对养殖生产的信心,那么,大跌之后跟着的一波大涨同样让人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