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免费空间

  在线书库 在线视频 用户中心 音乐电台 付费方式 会员投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所有文章 > 养猪技术 > 疾病防治 > 详细内容
预防猪病从“衣食住行”抓起
发布时间:2009/8/17  阅读次数:159  字体大小: 【】 【】【

  猪为什么会生病?这与“兽医无关,兽医的作用就是治病”。这是目前大多数职业兽医的思想。作为兽医,尤其是猪场兽医的根本思想是“不使猪生病”。这种思想的基础在于“猪原本是能够健康生存的”这个健康概念,根据这个概念,要萌发出,“猪场发病,兽医道歉”的想法,因为自己指导不够,才使猪场发病,这完全是兽医的责任。祖国医学几千年的实践证明:控制疾病的原则是扶正祛邪。疾病的控制主体是机体本身,机体自身就具备了各种抵抗外来侵略的防御机制(如白细胞,淋巴细胞及其免疫反应体系等),外来力量只是帮助清除周围环境中的病原或消弱病原的致病能力,或是在关键时候通过机体本身起到了支援作战的作用。猪场动力网。


       养猪业已进入一个精细化的养猪时代,在养猪生产中,“以猪为本,满足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猪只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是预防疾病的基础。猪场的管理无小事,勿以善小而不为。衣食住行要周全。勿以恶小而为之。关心猪的衣食住行,就等于提高了猪场的效益。


       一   “衣”


       衣:在猪的表现应该是猪的外观,即营养平衡下的皮光毛亮的健康皮肤色。


       猪的外观直接反映了猪的营养水平,全价平衡的饲料营养不仅是猪正常生长和繁殖的基本保证,更是猪抵抗各种病原侵害的基础。营养物质(包括宏量的能量、蛋白、脂肪、矿物质以及微量的维生素和氨基酸等)对猪免疫系统的发育、免疫机能的调节和抗应激能力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可以说营养好的猪抗病能力就强。


       大家都知道猪营养不良多数表现为“被毛粗糙无光泽,嘴尖臀消肚腹大”,但对于营养好的认识可能就不太一致了。好的营养一定要充分满足猪免疫防病的需要。


       现代养猪生产过程中,规模日益扩大,猪群密集,猪运动量减少,猪群流动频繁,猪病泛滥等都给猪带来了新的、更大的应激,今天的猪群已不太适应标准的平衡营养,造成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发病率增加,病程延长。猪群普遍表现为亚临床的“健康”状态,又使得猪食欲欠佳,消化不良,继而引起营养不良和生长、繁殖机能障碍,逐步步入了一个万劫不复的恶性循环之中,以至于疫苗保护力不好,药物效果不好,猪生长缓慢和繁殖问题等层出不穷,则猪场的管理者、技术员、饲养员等都疲于奔命。


       因此,猪的营养也要量体裁衣。设计营养也要考虑猪场的基本情况、猪的不同类型和健康状况以及免疫程序等因素,并能根据气候变化、猪群的变动等实际情况进行相互的调整,以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猪的生长或繁殖性能。


       如有些猪场使用疫苗较多,就可适当增加某些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蛋氨酸、颉氨酸、硒、维生素C和E等)的量,以提供产生免疫抗体必需的物质。


       有些饲料可能在多数场用得很好,就是有个别猪场一吃就拉稀,在增加麦麸后情况好转,这说明是饲料性拉稀,即该饲料不适合这些猪群。应给以容易消化的饲料,并调整猪的胃肠功能(可通过用药或活菌制剂等)和健康水平。
       在猪群健康状况不佳时,因病原及其毒素等因素影响了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的利用,消耗了大量的物质营养,即使饲料中添加量足够,也引起了部分营养缺乏。因此在治疗猪病时,加大维生素C、E、A等的用量,可明显帮助猪的恢复。同时应饲喂易消化的饲料,让猪能摄取尽可能多的抗病所需的营养物质。


       在引进种猪、猪转群、气候炎热或寒冷时,都要考虑增加猪抗应激的能力。夏天哺乳母猪应以高能量、高蛋白、高氨基酸日粮弥补采食量降低带来的营养不足的影响。


       另外,在饲料生产,贮存过程中,是否存在影响或破坏饲料营养的因素(如加工温度、混合均匀度、原料新鲜度、霉变程度等),都可能造成猪摄取的营养不足或不平衡,严重时可能发生猪中毒现象。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猪病极其复杂的情况下,猪的营养不仅仅是维持生长、繁殖的需要,更大程度上是满足猪免疫反映和防病抗病的需要。只有这样,猪才可能表现出精神饱满、体态丰满、皮毛光亮的活泼健康状态。


       二 “食”


       食:就是饲喂的方式,其中心内容是让猪尽可能地吃好、吃得舒服。好的饲料营养要有适合于猪的饲喂方式,让猪能顺利地吃下去,然后通过消化吸收,再转化为猪自身的营养。饲喂方式包括饮水和吃料两个方面。在养猪生产中,水的作用越来越大。饮水的缺乏可引起猪采食下降、中暑、便秘、母猪少乳或无乳、脱水、食盐中毒甚至死亡。因此,给猪的饮水,不仅要保证供水的水质、水量,而且要确保猪喝到肚子里去。而不是抱着一种“我的水源很好,我的供水没有问题,猪肯定喝够了水”的“官僚”态度。


       猪场有太多的“水文章”要做,下面列举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适合于特定猪群的饮水器数量、饮水器高度和角度等。在采用限喂方式时,猪吃完料后,会集中饮水,如果饮水器少,猪争抢不到时,部分猪可能放弃饮水。


       不同阶段猪群采用不同的水压、流速,哺乳母猪和乳猪的饮水系统要分开,乳猪所需水流量宜小,而成年猪要一次喝到较多的水才过瘾。猪场动力网,您的养猪好帮手。


       而料槽饮水时,常发现料槽深度不够,水深度不够,猪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喝到足够的水。有些场料槽积累了发霉的剩料,污染了猪的饮水,使猪不得不面对疾病的威胁。


       夏天水温过高,冬天水温过低时,猪也不太愿意喝水。因此,在夏天防止因水管被晒热而导致水温过高,应在猪舍内增加蓄水池或水桶,让舍外的水在舍内有一个“冷处理”的过程,再给猪饮用。至于水的升温,现在还没较好的办法。


       总之,让猪痛快地喝水,并且一次喝个够。


       同样地,猪的吃料也有可考虑的。比如要有足够的料槽,最好是每头猪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饭碗”,这样才会让相当大小的猪在转出时还要保持个体差异不大。凡不采用自由采食的猪,特别是限料的猪,如果没有足够的料槽,只会让大的猪越来越大,肥的猪越来越肥。而且在争抢过程中,造成各种应激。


       限位栏的母猪料槽位置不能太低,且料槽周围不能有妨碍采食的物件等,避免母猪吃得不舒服而影响食欲。


       料槽要便于清洗,在猪场可见到很多筹铁(铸铁)料槽生锈,残留的饲料经水一泡,反而成了微生物的良好培养基。


       断奶时,弱小的猪要集中起来,以湿料(教槽料兑水成稀糊)饲喂;夏天时,哺乳母猪也可用此法,提高起采食量。但要注意少喂勤添,以保持饲料的新鲜,因湿料比干料更容易变质,腐败。


       多数猪场都制定了不同猪群的投料规则,但在具体做的时候。往往做不到位。而且对怀孕母猪指定投料需要的是母猪的体重。对体重进行估算后,再确定是否肥了或瘦了,才能最终制定母猪的饲料需要量和投料量。


       三 “住”


       住:指猪舍内外环境,就是要能安居乐业。安居才能乐业,住的环境好一些,猪会快乐一些,猪的生产性能也会高一些。对猪而言,较好的环境应是清洁、干燥的猪舍,清新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密度,较小的应激原(含病原)等。


       猪喜欢清洁,不在吃睡地方排粪尿,有一定的排泄规律。当猪圈过小、猪群密度过大、环境温度过低时其排泄习性就会受到干扰或破坏。所以猪栏应建成有明显方位感的长形,便于猪区分“餐厅、卧室、厕所“,如能在每个猪栏修一个厕所,以滴水方式吸引猪到该处排泄就更好了。“水厕所”在夏季炎热时还提供了猪的一个打滚,降温的场所。


       水又成了夏天制约养猪生产的主要因素。目前多数猪场的防暑降温主要还是依靠水,喷雾或滴水降温、冲洗栏舍、水厕所等都需要大量的水。同时,电也要得到充分保障。因此,在夏季最好有一个后备蓄水池,以保证水的连续供应。


       部分猪场冲洗猪栏后,栏舍长时间湿漉,十分潮湿,猪拉稀的现象较多。这确实是个头疼的问题。冲洗后,事情还没完,应该想办法让栏舍尽快的变干,比如用吹风机等;要么就只有在气候干燥、阳光灿烂的时候才用水了。


       再如,现在的猪场多是很长一栋的大单元,在进行转群空栏消毒,出现疾病状况就十分尴尬,因为猪群之间相互影响太大。猪舍应改成小单元,最好能以自然窝为一个栏,避免混群应激。每一批猪都在独立的单元内,单元之间无走道、粪沟及空气的互通,有利于舍内环境及疾病的控制。


       保温和通风这对矛盾在寒冷的冬季表现得突出,猪场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各有心得,可能完全是两极端。但凡事有个度,不能牺牲猪的健康去过分强调保温或通风。而且也不能说保温就一保到底。说通风就一通到底,完全不顾气候、喂料、猪群的情况。来自猪场动力网。


       风扇是猪场常用的通风降温设备,遗憾的是,风扇只是固定在屋顶或墙壁上,所吹到的地方有限,形成了很多的死角。能不能让风吹遍猪舍内的每个角落呢?值得思索。


       保温箱,保温灯是不是起到了应用的作用?有没有及时修复或更换破损了的?


       周边环境的绿化、锄草、驱蚊、灭蝇等也不应只是一种应付式的工作,而要以人们自己的居所环境去对待。


       引进种猪是防病的重中之重,是防止疾病传入猪群的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讲到引种的隔离、适应,大多数猪场都十分清楚,但总是不能做到,通常的理由是没有舍栏、隔离舍不够、生产计划紧张,人员安排不过来等等。这实际上和猪场的引种计划有关,往往是到了老龄淘汰母猪太多,没有后备猪可用时才突然想起“要引种了”。这样,引种回来的时候,可能真是生产繁忙之时,可能正赶上栏舍奇缺之时,可能正是猪病流行之时,可能正是人员紧张之时……


       四   “行”


       行:对猪的管理行为,包括猪的驱赶、运动及转群等。日常管理要尊重猪的生活习性,尽量减少对猪的伤害。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猪的减牙、断尾、去势手术就要重新评论和评价了。


       规模猪场常见的咬尾、咬耳、咬阴部、咬包皮、拱肚、咬栏、啃墙、吃粪尿等异嗜现象,可能形成恶癖。它的产生多与猪所处的环境中的有害刺激有关(包括活动受到限制、长期高密度圈养、饲料营养的不平衡等),并不是剪牙、断尾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就能解决的。


       由于猪的视觉范围较广(达300度),对周围事物的变化很敏感,容易受到惊吓。这就要求饲养员尽量以猪熟悉的方式去接近猪和管理猪,每一批猪也尽量安排固定的饲养员。


       断奶猪的转群对猪的应激很大,一是混群,二是运输,三是饲养员的粗暴行为。在转群时可见到饲养员抓住猪的耳朵或腿将猪扔到转猪车上,然后再将猪扔进不同的猪栏里。这实在是极不可取的。


       关于对猪的管理,在此不再赘述。关键一点是善待猪,“已所不欲勿施于猪”则很多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猪的“衣食住行”其实质是猪场的基础管理,可以武断地说,凡是猪病不断的猪场,其管理工作一定存在着较大问题。预防猪病的办法就在身边,就在猪场的管理之中,只有不断地提高和改善猪场管理,才能更好地控制猪病。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养猪娱乐圈  版权所有  www.zhue.zw78.com © 2009-2010
地址:中国江西南昌  电子邮箱:chenfuchao@126.com  QQ:522295877  技术支持: 中网在线               关于本站 | 产品中心申请连接广告计划 | 联系我们 | 网站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