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专家对2008年猪市的预计是:“高开低走、振荡回落”。
2007年下半年以来,养猪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推动。在冯永辉的印象中,规模猪场增补母猪一向比较谨慎,但是现在只要是养猪、规模猪场扩大规模,有母猪保险、直接补贴、贷款资助等来自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相当一部分猪场母猪存栏量达到或超出了原有的50%。这意味着半年之后,将有十几倍于这一数量的肉猪成长起来。这超出了冯永辉的预期,也同时引起了他的忧虑。 “过去母猪补栏,是缓慢增加、缓慢释放,现在是在一个点上爆发了。”2007年5月到8月前后,母猪存栏量基本上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之后在高猪价以及一系列措施的力推之下,母猪存栏曲线几乎呈45度角上升。在正常的市场波动下,一旦达到供大于求、猪价跌至成本线以下,母猪存栏增加的势头就会得到遏制。但是现在,情况被剧烈的变化掩盖了,供需平衡的节点将一闪而过。冯永辉担心,母猪在短时间内的快速增长势必导致将来肉猪出栏量的快速增长,之后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冲破供需平衡的节点,从而带来暴涨之后的暴跌。 “政府急于把价格控制住,推动生猪生产的恢复。2008年的能繁母猪补贴,提高到了每头100元,还在进一步地推动补栏,但如果未能及时掌握存栏结构变化等方面的真实数据,等到大量肉猪释放出来,可能又是一次巨大的市场波动。” “一旦进入暴涨暴跌的恶性循环,整个食品价格体系都会受到牵连。从现在看这个趋势已经从去年开始得到验证。” 猪肉少了,就要其他产品来替代,首当其冲就是禽产品。去年8月份,禽的存栏量已经超出正常水平。冯永辉解释说:由于猪肉的供应不足导致禽产品在原有需求的基础上增加了,而这种增加并未在价格上完全显现,这就使养殖户误以为家禽存栏仍不足,仍可继续补栏。然而,随着母猪存栏的增加,生猪的出栏势必也将在未来增加,届时替代了猪肉部分的需求,就将“物归原主”,禽类市场的平衡就会出现问题。 养殖业不同于其他产业,产品的周期性是刚性的,它不能储存,到时候只能进入市场。 去年10月份前后,禽类行情已经出现亏损,现在价格还在震荡。冯永辉说:“如不尽早控制,禽蛋就很有可能是下一个猪的角色。”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存栏结构真实信息的及时掌握。 按照官方的统计数字,2006年全国生猪出栏6.81亿头,比上年同期增长3%;猪肉产量5197.2万吨,增长3.7%。2007年一季度存栏4.67亿头,下降0.3%。 但业内人士推断:疫情严重之时,很多猪场实际存栏数不足一半。 搜猪网版主冯永辉认为:2007年至今的猪价波动,折射出了存栏严重不足的现实,这与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有些出入。这样的数据严重影响了政府对真实供需情况的判断,就容易使政策调控难以把握住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