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和广东两地是我们的主要养殖和销售市场,因为这里的消费水平较高,我们每天可以在生猪批发买家中选择出价最高者。”艾格菲总裁熊俊宏称。
事实上,生猪价格在扎了几个月的猛子后,最近开始慢慢回升。这主要得益于6月13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对猪肉市场的联合调控行为;今年1月初发改委颁布实施《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后生猪价格不升反跌的尴尬情形这次没有重演。
3天后郭广昌即投资了江西国鸿。有人说他抄了行业的大底——君不见去年抄底中国养猪业的一些国际机构被套了个正着。但也有人分析称生猪价格下半年仍可能再次下探。
没有人能恰如其分驾驭市场,就像没有哪位股民料事如般于1664点那天抄A股的大底一样——就算有,也可能是歪打正着。比投资养猪业早或晚几个月更重要是投资本身。
“这一轮经济调整,消费业会崛起。”郭广昌对记者说,“增加一些周期性弱、轻资产、在经济下行时仍具有相当防御性的行业,正是今年我们的一项重要计划。”
“这是一个难得的良机。”刘永好说。在新希望集团高层和中层会议上,除了不断强调规模化和成本观之外,他更是苦口婆心给大伙儿灌输品牌理念——从“国雄”饲料到“荣昌”“海波尔”种猪,再到屠宰及供应环节的“千喜鹤”,用“名牌链”来提升附加值。
同样,尽管丁磊只打算养1万头猪,尽管他自始至终也没告诉大家这1万头猪是生猪还是种猪,但如果他的养猪模式果真如雷军所畅想的一样,打“在线直播”和“全民监督”牌,无异于要彻底革“黑心肉”的命。
“猪肉市场将来品牌化和细分化的趋势在所难免。”搜猪网首席顾问冯永辉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称,“如此一来,再提‘猪肉均价’就不太合适了,肉价自然会上升,甚至一些品牌肉要比普通猪肉贵上两三倍,但这种高价是多赢的、合理的,和2007年的情形截然不同。”
“炒猪团”还会远吗?
尽管“威胁论”曾甚嚣尘上,但更多的人意识到这是一场恢弘的现代农业盛宴;用不了多久,或许“炒猪团”也会来争着分杯羹
福州富强畜牧公司的融资公告中“养猪业海外上市第一股”的豪言是其财务总监林文胜写下的。林文胜也是一位有趣的人物,此前在加拿大的一间证券公司做投资业务,几年前回国后仍是从事投行工作,后来却投身养猪业。“令我未曾预料的是,除郭广昌外,湖南养殖业上市公司新五丰也找过我们,而美国有名的证券咨询公司贝尔蒙(Belmont)亦一直在与我们接洽,7月19日又找我们谈了一次。贝尔蒙背后站的是凯雷等国际投资巨头。”林文胜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称。